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美国,诞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音乐根基来自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爵士乐讲究即兴,以具有摇摆特点的节奏为基础,强调个人风格的表达,表演者在音乐中释放自己的天性,舒展自己的灵魂。
从19世纪末开始,爵士乐以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及其它音乐类型,是一种“混血”的产物。美洲的黑人音乐保存了大量非洲特色,节奏特色明显,而且保留了集体即兴创作的特点。
爵士是最随性最简单的音乐,其中又夹杂着浪漫元素。每一次爵士乐的演出均有其不同特色,这也正是爵士乐的魅力。随意的爵士乐演奏风格打破了古典音乐那般内涵深刻又严谨精妙,随意的表演中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元素表达。
早期的爵士音乐家很少有机会能接受正统古典音乐教育,有时兴之所至,演奏者会将自己的创意和一时的灵感加在演奏中,所以"即兴"就属于爵士乐DNA中非常核心的部分。爵士音乐家时常会加上装饰音或直接在乐曲的某段将节奏或旋律直接进行改编,形成变奏融合在整首乐曲中。即使是不同演奏家演奏同一首乐曲,经过个人元素的加入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正是爵士乐给观众带来的独特魅力,显然,独特的创造力在爵士乐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很有可能不经意间,曲目经过艺术家的即兴创作,便成为经典。
本期的会员下午茶,广州大剧院会员俱乐部邀请到了深圳五魁首爵士乐队,带你领略一番爵士乐的现场浪漫魅力,让我们体会一场“夜”下午茶聚会~
乐队介绍:
他们是活跃在舞台上优秀的爵士乐演奏家,各自参与在不同风格类型的爵士乐队当中,他们同时又是深圳大学金钟音乐学院的现代音乐教师。这次他们重新组队,为了寻找和实现新的音乐表达方向。他们以Hard Bop风格为主要表达方式,融合演奏家们及其各自乐队的音乐背景与经历,以非黑人音乐家群体的身份去实验和实践这种音乐风格,以求能够碰撞出新的音乐可能性。
演出节目
1、Time Will Tell
The Jazz Messenger
2、All the things you are
Jerome Kern
3、Wheel within a wheel
The Jazz Messenger
4、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
Frank Chruchill
5、Softly as in a morning sunrise(Latin)
Sigmund Romberg
6、Softly As In A Morning Sunrise
Sigmund Romberg(李琳改编)
7、Subterfuge
Lage Lund
8、Mind over matter
Bill Connors
9、A beleza que vem
Lage Lund
(*演奏曲目以现场为准)
演出嘉宾
王旭波(Bass)
中国著名爵士贝斯演奏家,作曲家,独立撰稿人,现任深圳大学金钟音乐学院贝斯教师、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贝斯教师。
李琳(Piano)
爵士钢琴演奏家,深圳大学金钟音乐学院的键盘与理论课教师、流行器乐专业负责人、曾任理论教研组组长。中国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本科毕业后,赴法国国立佩皮尼昂音乐学院攻读爵士钢琴专业硕士。归国后即活跃在中国爵士音乐与现代音乐舞台。参与组建国内著名爵士三重奏“DLB Trio”,以探索中国爵士乐发展的新方向为目标,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巡演。2017年获得第二届“BMW”华人爵士大奖“最佳组合乐队”奖。
彭忠超(Sax)
爵士萨克斯演奏家。2003年赴奥地利留学,就读于维也纳音乐学院,先后跟随Sandro Miori教授和美国著名爵士演奏家、作曲家Andy Middleton学习爵士萨克斯。留学期间对欧、美爵士乐的演奏与教学理论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和学习。曾任SIGI MALON乐队萨克斯手,每年在德国、荷兰、捷克、意大利等国巡回演出。以全优成绩毕业后回国,在国内致力于爵士乐的推广与教学,不定期讲授公开课、普及爵士乐知识。自2015年起任教于深圳大学金钟音乐学院,担任流行爵士萨克斯教师。
陈云强(Guitar)
深圳大学金钟音乐学院副教授,资深现代吉他演奏及音乐理论教育家。1998-2015年在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及北京演艺学院任教,2015年离开北京在深圳大学任教。2004年起先后在《乐器》等杂志发表有十余期吉他教学连载讲座。2009年初创办了吉他、爵士和声等现代音乐交流网站“久久吉他网”。2009年起陆续著作出版有吉他练习王系列《吉他哈农》、《节奏训练》、《即兴基础》以及《爵士和声》教材。文旅部人才中心“文化行业吉他演奏专业能力评价体系”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多次参加电视台节目及大型晚会等演出活动。
刘辉(Drums)
爵士鼓演奏家、音乐人,曾出版个人专辑:《跳舞的小人》、《一月的湖面》、《我生命中的美好》、《消失的幻象》、《愿望》、《想念》,Soultone镲片、Dixon鼓代言人。
与您相约愉快的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