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倾情呈现
融汇古今 延续传统文化生命力
踏歌而行 唱响民族精神新乐章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民俗绚丽多彩。
本次音乐会演出曲目皆取材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少数民族特色、中国古诗词、地方戏剧等元素融入歌曲,透过清澈优美的童声与活泼灵动的表演,在变换的舞台上呈现少年英姿,以天籁和声唱响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让观众在动人旋律与生动歌词中,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菁华。
融入传统,唤醒民族文化
优美的和声,向我们展开一幅幅少数民族美好的生活图卷:黎族妇女三五成群,配合默契地舂着桶中水稻,咚咚的舂米声与爽朗的笑声此起彼伏,好不和谐;在壮族婚宴上,孩子们前来“讨晌午”,收获喜糖、花粑饭,满载而归,好不欢乐;内蒙古大草原的那达慕大会,人们赛马、摔跤、射箭、跳舞,好不热闹……
从五言到七律,从唐宋到明清,从“千山鸟飞”的山野严寒,到“草长莺飞”的春日明媚.......简洁凝练、意蕴悠长的中国古代诗词,将穿越千年时光,再次萦绕我们耳畔。
京剧脸谱色彩丰富,蓝色刚强,红色忠贞。将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把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融入歌曲之中,朗朗上口,亦歌亦戏。源自川剧的脸谱文化,在今天继续传扬,以活泼美妙的和声,唱颂传统戏剧的精妙绝伦。
创新演绎,丰富视听体验
化身传统文化使者,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绣花服饰,在少数民族乐器天贝鼓、三弦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活泼灵动,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张开双翼,如鸿雁一般在音乐的天空中翱翔,用清澈的嗓音,唱出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唱出民族文化的博大悠长。
穿越时光隧道,创意结合传统文化精华与当代创意,用当代的风格打造传统神韵,为本土文化塑造令人耳目一新的呈现,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演出曲目-
01. 舂米谣
02. 月亮宝贝
03. 讨晌午
04. 其多列
05. 欢乐的那达慕
06. 唱脸谱
07. 咚咚喹
08. 江雪
09. 村居
10. 直嘎多里嘎多
11. 月亮粑粑
12. 天顶一粒星
13. 金锁银锁
14. 鸿雁
*以当日演出曲目为准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的音准很棒, 团队管理专业。”
——德意志威斯巴赫童声合唱团艺术指挥兼艺术总监马丁·莱曼(Martin Lehmann)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首个剧院直属童声合唱团。自成立以来,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多次参与《卡门》《图兰朵》《阿依达》等国际级顶级制作,联袂全球一流演出制作团队共同排演,与德国斯图加特室内合唱团、牛津大学男声合唱团、德意志威斯巴赫童声合唱团、捷克童声合唱团等世界著名合唱团体同台献艺。
在各大国际合唱赛事上屡获佳绩:台北国际合唱节金奖、新加坡国际合唱节银奖、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俄罗斯·索契)民谣组(有伴奏)金奖第一名、童声组银奖,第十届世界合唱比赛(南非·茨瓦内)冠军锦标赛童声组金奖、民谣组(有伴奏)银奖。
在2018年,“广童”更是化身文化使者,向国内外观众展现了我国新生一代合唱力量的风采。在本届于南非举办、被誉为合唱界“联合国大会”的世界合唱比赛理事大会上献唱,将中国民族文化以及中国新一代民族合唱创作理念精彩呈现给国际合唱界;并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2018非遗品牌大会》上作为特邀嘉宾惊艳亮相,以出色的非遗歌曲演绎,获得与会领导嘉宾的一致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