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捉迷藏》后,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带来了又一部他们的经典保留剧目《二月廿九》!这是一出由今年刚荣获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的澳门著名剧作家李宇樑于1993创作的独角戏,分别于澳门及香港戏剧汇演中获最佳剧本、整体演出及优秀演员等多个大奖,随后亦曾在华文戏剧节中上演,荣获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剧目多年来于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等频繁上演,口碑载道,历演不衰。全剧笑料不断,最后一秒却令人热泪盈眶。
剧情简介
故事讲述生于二月廿九日(2月29日)的老婆婆,育有八子,却各散东西,一子一女虽居于澳门,也只通过电话慰问母亲的近况,鲜有现身探望。在“四年一度”的生辰里,老婆婆一早整装待发,准备迎接儿孙的到贺,可是热情的期待最终还是被“忙碌”冷却了,女儿致电说无法到贺,老婆婆想要叫唤儿子前来,结果仍只是向其嘘寒问暖,强掩内心的思念之情。至此,老婆婆真的是期盼庆祝自己难得的生辰吗?也许庆生之名只是一个借口,好待儿女能有一个到来探望自己的理由;她宁愿忍受孤寂,也不想打扰子女的生活。
制作团队
编剧及导演:李宇樑
演员:源汶仪
监制:杨彬
舞台及服装设计:曾颖慧
灯光设计:杜国康
音乐设计:陈蔚风
灯光执行:李俊燃
音响设计:温诗乐
助理监制:唐乐临
巡演经理:梁滢
舞台监督:曾颖慧
执行舞台监督:任妍菲
化妆:蔡玉婷
晓角话剧研进社
“晓角”为鲁迅先生所用的最后一个笔名,原指行军时用以呼召袍泽之号角。晓角话剧研进社为一个独立之戏剧艺术团体,1975年由李宇樑、余明生创立。由创社至今,演出剧目逾两百个,涵盖不同剧种,当中大部分为原创剧本。为推动澳门剧运,晓角常邀请不同的外地团体赴澳作交流演出,包括香港的中英剧团、无人地带、进剧场、第四线剧社、甘豆·盒子画、赤犊剧团、青蛙岛、嗰个剧社、无言天地、卓剧场;内地的上海戏剧学院、杭州钱塘戏剧研究社;新加坡的本土一派;澳洲的聋剧团、哥斯达尼加的脑发烧舞蹈剧场等。而自1986年开始参与香港戏剧汇演,及每年参加澳门戏剧汇演,皆获得优异成绩。晓角曾受邀到多个国家及城市演出,包括香港、广州、杭州、上海、深圳、新加坡、葡萄牙的科英布拉、里斯本、依斯达丽亚、亚玛达等。
【温馨提示】
1、演出票是观众进入剧场观演的唯一有效凭证,为有价证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一经售出,不退换、不记名、不挂失、不补办。请购票人务必妥善保管演出票,如因个人原因不慎将演出票丢失、损毁或遗失副券均无法进场观演。
2、选座购买请于15分钟内完成支付流程,否则座位将不作保留;
3、系统将根据您填写的地址自动判断快递费用,如选择自行前来广州大剧院票务中心取票,请在取票人信息栏中填写取票人姓名、联系方式。
4、为保障观众的消费权益,购买池座(一层)、二层、三层门票的观众仅能凭票进入对应楼层,对号入座,严禁跨层入场。请观众提前半小时入场,每人一券,儿童全票,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