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广为流传的《保卫黄河》,创作于抗战岁月,传唱在大江南北,极大鼓舞了民族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史上不朽的英雄乐章。它的曲作者就是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代会上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冼星海作为中华儿女的杰出代表,当身处民族危难之时,把自己的生命和事业紧紧地与祖国命运连结在一起,谱写出代表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黄河大合唱》,向全世界发出中华民族的怒吼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崛起和民族复兴前赴后继。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命名的高等音乐学府,星海音乐学院一直以弘扬星海精神为己任,近年来大力推动冼星海研究与文化建设,为冼星海主题剧目的打造奠定了良好基础。歌剧《星海星海》以冼星海的人生之路为创作背景,以星海音乐学院青年学子的视角为全新切入点,通过现代和历史两条故事线交错推进,讲述冼星海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剧目将冼星海人生道路上的信仰、理想、信念呈现给今天的观众,带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一同回溯艺术创作的初心使命,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精神魅力,寻找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
歌剧《星海星海》讲述音乐学院的青年学子,因排演冼星海作品《黄河大合唱》产生观念冲突,从而决定沿着冼星海的人生之路进行寻访的故事。
剧中,他们兵分两路,一路从星海求学的起点广州出发,一路从星海病逝的异域他乡莫斯科出发,两路同时抵达延安,重走了星海的成长之路、艺术之路和革命之路。
他们每到一处,总能与星海产生跨越时空的交会、交流,似乎看到了战乱频仍的当年,身处异域且生命垂危的冼星海,仍然不屈地挣扎在从苏联返回延安的路上。
跟随着星海弥留之际的一幕幕回忆,感受星海对音乐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茫茫大雪中,他的心仍向着祖国而依依不舍地倒下……
正是这一路的寻找与感悟,青年学子们终于找到“人民音乐家”的作品真谛和“星海精神”的内核,终于找到“人民音乐家”永葆初心、为祖国和人民而创作的精神底座与力量源头,也终于懂得,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演绎艺术经典,怎样演绎《黄河大合唱》。
指导单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岀品单位:星海音乐学院
总策划:王秀明、蔡乔中
策划:李振连、陈平、陶陌、彭伟力
总监制:李振连、陶陌
主创团队
艺术总监:蔡乔中
制作人:林丹妮
编剧:苏虎
总导演:王向东
音乐总监:严冬
作曲:严冬、李方、秦键
指挥:刘明
舞美设计:秦立运
灯光设计:刘凤恕
音响设计:伍余忠、冀翔
声乐指导:杨岩
戏剧表演指导:王虹
舞蹈总监:李晓燕
合唱指挥:张新
舞蹈编导:李领、邢峰溥
歌队编导:杨迪
多媒体设计:秦念锋、李亚平
服装设计:韩剑飞
化妆造型设计:邓慧和
道具设计:邱上卿
舞台监督:廖敏婧、杨迪
主演
历史时空
冼星海:王传亮
黄大力:冯国栋、翟晓寒(5月24日)
黄苏英:陈晓
钱韵玲:任雯文
米尚人:翟晓寒、常海(5月24日)
龙处长:符晋豪
特派员(女秘书):陈博正
迎春妈:唐洁洁
现代时空
周紫妤:蔡静雯、项玮奕(5月24日)
田农:洪振翔
角色演员
张纯:石一帆
段雨桥:苏悦
师妹三人组:吴璇、刘睿、邓羽茜
梁寒光:王仲瑔(5月24日)、庄标江
梦萍(婴儿母):邓雨歆
保安:周恩
钢琴伴奏:冼海力
演出团体
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星海音乐学院星·声合唱团
星海音乐学院青年舞蹈团
舞台管理团队
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综合实践实验室
【温馨提示】
1、演出票是观众进入剧场观演的唯一有效凭证,为有价证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一经售出,不退换、不记名、不挂失、不补办。请购票人务必妥善保管演出票,如因个人原因不慎将演出票丢失、损毁或遗失副券均无法进场观演。
2、选座购买请于15分钟内完成支付流程,否则座位将不作保留;
3、系统将根据您填写的地址自动判断快递费用,如选择自行前来广州大剧院票务中心取票,请在取票人信息栏中填写取票人姓名、联系方式。
4、为保障观众的消费权益,购买池座(一层)、二层、三层门票的观众仅能凭票进入对应楼层,对号入座,严禁跨层入场。请观众提前半小时入场,每人一券,儿童全票,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